守拙先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病
缺失章节请移步ao3或私信我,具体看置顶。

读陀笔记 1

第一本《罪与罚》

准备今年重读陀所有的长篇。从二月开始偶然加入了一个共读小组,每月一本,顺手记录了每天的进度和零碎笔记。第一本重读的是《罪与罚》,花了六天,现在把六天的笔记复制到lof。零零散散,语不成章,只是我个人的偏见和呓语。

-


2.1

       读完了第一章。第一章基本捋完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动手杀人的逻辑。马尔美拉多夫的独角戏(“要让每个人有路可走啊”),索妮娅和妹妹杜尼亚的“牺牲”令他的良心收到了伤害,另一方面是他本身具备的某种跨越规则的超人意识。

       写得很“神”的地方,一是他读信后的心理活动,尤其“杜涅奇卡,我不要您的牺牲;妈妈,我不要!”真是字字千钧;二是杀人前关于被鞭打的马的梦境。这个场景是陀亲身经历,对他的一生思想流变产生了巨大影响(类似的事情也可以从尼采身上看到),醒来后拉斯柯尔尼科夫高呼“天哪,难道我真的会拿起斧头砍她的脑袋……?”但矛盾之处不仅于此,即一个甚至对一切弱者抱有极大同理心同情心的人居然会去杀人,我好奇的是,一个无比憎恶以牺牲“百分之几”为代价换取大多数人幸福和平的人,为什么会同时认为杀死一个丑恶的老太婆有利于正义,还是说即便百分之几也分为崇高的百分之几和低劣的百分之几?这个留待后续再看。

       至于无意间杀死丽扎韦塔真是个天大的讽刺,也许陀从一开始就对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正义之举”进行了宣判吧。



2.2

       第二天。读毕第二章第四节,接下来卢仁出场,期待这个市侩小人的表现w

       “马”的意象再现了。拉斯柯尔尼科夫被传唤后很长篇幅的“无意识游荡”中,被车夫鞭打了一鞭,此场景中出现了鞭打者和被鞭打者、冷漠旁观者、施以同情者,和他此前的噩梦几乎完全映照。其后他回家倒在沙发上睡着,原文形容“像一匹被骑得精疲力竭的马儿”。绝非偶然。

       拉斯柯尔尼科夫其人在这一大章集中展现极高自尊和负罪感的纠结。他表现出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反感和抗拒。想到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对于“宗教惩罚”的论述(神父认为当国家和社会驱逐罪犯之后,敞开怀抱的宗教会成为他们唯一的心灵寄托),但有趣的是其后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浪游”中目见教堂圆顶,所感知的是寂静、神秘、壮丽、无法解释的凄凉。这是彻头彻尾的“没有归宿”,被尘世所弃,因犯罪自绝于人民,而所见的教堂是壮丽的、包含着可以压倒一切力量却将“我”拒之于外的恐怖的彼岸。

       陀笔下的“无意识游荡”常常让我激动。游荡中潜意识的去向和一路所见常常是丰富隐语和“预兆”的显现。如此处拉斯柯尔尼科夫一路上所遇事件是被鞭打,去向是拉祖米兴,所见是他目前还无法理解的教堂。三个元素真是巧妙而直指人心!完全是贴着我心脏的场景。警局里突然的剖白使他厌倦失望,在人的面前再度碰壁,潜意识的去向却是拉祖米兴的家……然后是教堂!果然是教堂!陀每一次都一定要用这些“意象”来完成对人的诘问!他的难解、他的隔膜、他的寻索、他的流浪让我哭泣。


2.3

       需要注意的是,拉斯科尔尼科夫身上的确具备某种“恶的本能”,这种潜能在杀人、患病、孤独的极端境况下催化成了极端傲慢和强烈的自毁倾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出路”:以他出身下层的背景,他根本无法调合道德感同理心以及谋杀本身。即便他理解边沁式的功利主义和“人是卑鄙的”,他也无法真正为自己开脱。也许另一个原因是,他从来不是一个强悍的独行者,他渴望与人联结,渴望生活和爱情,并且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但是究竟要爱还是要理解?有没有可能跨越理解直接到达“爱”?在陀笔下,所有具有极高度自尊心的角色似乎都无法完成这种“跨越”,拉斯科尔尼科夫突如其来见到母亲和妹妹这两位落魄女王一般的角色,无疑是向他的良心索命来了,以至于他居然想到“没有看见她们,我倒爱她们”“她们爱你,就是恨你”这样看似不合逻辑其实幽微精准的论调。

       拉祖米兴醉时倒是可爱。热情坦率,即便使人招架不住也着实可贵。其中一段言论有趣:“人是在错误中得到真理的!......”排除掉他那套实干理论不谈,杀人倒真是世间第一等纯粹行动。但未免太要悟性,聪颖如罗佳也不得不最终跪倒在宽恕面前。啧。天知道陀的上帝是不是真理。我不知道。

       索尼娅的出场,得天独厚。“她突然在这个屋子里,在贫困、破烂、死亡和绝望中出现......”陀果然还是爱她。天使是在混乱和绝望之中跌跌撞撞进来的,而且要受到侮辱。后面小妹妹和拉斯科尔尼科夫在街上的场景......怎么可以!他怎么可以这样!!写马尔梅拉多夫死亡和索尼娅出现已经很难,他还要写波列尼卡追上来!还要写波列尼卡亲吻罗佳!简直是难上加难,好得不能再好,我恨不得去劈了他的坟墓。

       人物众多。街道的描写我挺喜欢,有活气。下九流的不等你唱罢我也要登场的生气勃勃的劲儿。

       唉。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再想想,但我今天要去打游戏了。



2.4

       第四天读毕第三章。



2.5

       第五天。先返回粗略浏览了第三章的脉络。前半主要围绕三位女性角色的出场展开,后半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第一次见到波尔菲里,并且详细阐述了他针对平凡和不平凡人的理论。可能是因为对这个理念太熟悉,冲击力减弱了。“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对于有大智的和深谋远虑的人永远是不可避免的。我觉得,真正的伟大人物应当忧天下之忧。”他好像把杰出才智和承受痛苦绑在一起,联系他对拿破仑们的看法,这倒蛮有人情味儿。更新了一个印象是罗佳并没有我少年时印象中那么“杰出”。可惜了。最后一节结束于他的梦境(或者说臆想),直到斯维德里盖洛夫出场。

       又看了第四章。斯维德里盖洛夫很有意思!“它也可能不是这样的东西,而是一间小屋子,像乡下的一间被熏得墨黑的浴室,各个角落里都布满了蜘蛛网,这才是永恒。”这个人在心灵层面上本会是罗佳最大的敌手!混沌无序的深渊最令罗佳们恐惧,这并非仅仅是害怕他对杜尼亚的威胁。

       拉祖米兴得知真相的部分很妙,几乎是某种和解的达成。所以说“几乎”,是因为陀没有让拉斯科尔尼科夫亲口说出来。(他说出的时刻将会是唯一的、悔罪的时刻,这个时刻不是献给进步青年的,是献给基督徒索尼娅的)。索尼娅读圣经那里......说厌了。喜欢拉斯柯尔尼科夫恶意的反问:“也许上帝根本就不存在”。简直像是作者自己跳出来说的,而且是说给自己听的,尽管他想信,但又不愿意相信自己“想信”。到这里我想起之前罗佳对于人的生存欲望的顿悟和自己是只虱子的自我嘲讽,索尼娅终于给拉斯柯尔尼科夫看到了除去“投河、进疯人院或者腐化堕落”三条路之外的可能性。心灵的自洽快要完成了。


2.6

       第六天。读完。

       晚上看微博看得难过,懒得动,胡乱写一点总结。现在我要开始下妄言了。

       后两大章我几乎是追着斯维德里盖洛夫看的。胁迫杜尼亚的章节,好。自杀的章节,好!明明只有两节,仿佛看到一生,从顶点落入寂灭的抛物线形的蜃景。什么燃烧比情欲更加燃烧,什么真实比邪恶更加真实?然后紧随着就是漆黑肮脏的小房间,冷雨疾风、长夜梦魇。我知道他必死,但这两节实在超出想象,这才是陀的才能可以触及到的境地。

       整本书里写得最神的两个角色是索尼娅和斯维德里盖洛夫。这两个人和主角构成了三方势力。斯维德里盖洛夫这个角色的“好”甚至凌驾于整个《罪与罚》之上。如果说看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时候还常常让人揣测陀的“倾向”,斯维德里盖洛夫的饱满和浓烈之处则是超出价值取向和“主义”的,可以让人全盘忘记善恶之分野和“有无资格”的辩题。由于他和主角互为对照(他和杜尼亚、主角和索尼娅的关系又是一重对照),几乎把拉斯科尔尼科夫这个塑造稍嫌孱弱的角色都带得巧妙了一些。假设罗佳不是倾向于索尼娅而是倾向于斯维德里盖洛夫,那罪与罚就成了浮士德。索尼娅是《浮士德》中所谓“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我无法理解索尼娅,她太“奇怪”了。但是索尼娅这个角色本来就是超出逻辑和理性的,天使不需要被理解。或者说奇迹不是用来理解的,奇迹是要等待和“信”的。我没有见过这样的奇迹,而最终把一切归于对“爱”的渴求和满足也心有不甘。拉斯科尔尼科夫没有认为自己有罪(还好他没有缴械),没有人从逻辑上击败他,也许他只是被某种神秘力量(命运?巧合?爱?)压倒了。但还是那个问题,索尼娅在逻辑上离罗佳何止十万八千里,居然可以跨过理解直接到达爱,这是可能的吗?这可能吗?算了,毕竟她是奇迹。

       《罪与罚》不足以让陀被认作最伟大的作家——从中学时代到今天我依然没有改变我的看法:它整体上是可以的,但陀本就不是“还可以”的作家。至于其中那些庸才难望其项背的场景,能写出来不是基于什么深刻的思想学养而是由于他很“灵”......这些“灵”都将在他后期的作品里得到爆发式的、完整的、成熟的呈现。掩卷叹息,天道残酷人间卑劣,并非“罪”“罚”二字可以解脱。漫漫长夜里文学、艺术究竟算什么东西呢,人的野心吗?还是眼泪呢?也许都是虚妄的。窗外还在下暴雨,我只能静听。



评论(9)
热度(27)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守拙先生 | Powered by LOFTER